青皮醋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血、脑(海马)分布及调节情绪障碍作用考察

2025-07-14 20 1.69M 0

  摘要:目的:追踪青皮醋制前后化学成分在血液与海马组织间的移行和分布特征,并结合生、醋青皮情绪障碍调节作用,探讨该效应潜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途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结合对照品、数据库及相关文献信息,运用PeakView 1.2软件对生、醋青皮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二者口服后在血液和海马组织中的移行成分进行表征与鉴定。70只雄性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西泮组(2.5 mg·kg-1),青皮低、高剂量组(0.6、1.2 g·kg-1),醋青皮低、高剂量组(0.6、1.2 g·kg-1),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20 d慢性束缚应激处理,每天2 h,各给药组在造模10 d 后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共给药10 d。造模给药后分别进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每组小鼠取全脑并剥离出海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活性氧(ROS)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并通过免疫荧光观察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对生、醋青皮调节情绪障碍进行药效学评价,探索可能的作用途径。结果:醋制导致青皮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8种成分相对含量增加,35种成分相对含量减少,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其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20个,黄酮苷类化合物20个,三萜类化合物3个,酚酸类化合物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个,其他类化合物6个;生、醋青皮共有21种成分入血,即15种甲氧基黄酮、4种黄酮苷、2种酚酸(其中17种共有成分),7种成分能够进入海马组织;在调节情绪障碍方面,醋青皮的抗抑郁样行为效果优于生品;HE染色结果显示二者可改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特别是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损伤;免疫荧光和ELISA结果显示生、醋青皮均能够明显调节海马组织Neun和PPARα表达,并缓解ROS过量引起的氧化应激(P<0.05)。结论:青皮的化学成分在醋制前后发生变化,但在血液和海马区的移行成分均主要为甲氧基黄酮类成分,这可能是其激活PPARα,降低海马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情绪障碍作用的潜在物质基础,可为青皮生品、醋制品的质量标准提升、药效物质研究及活性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文章目录

  1 材料

  2 方法

  2.1 青皮醋制品的制备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的制备

  2.4 检测条件

  2.5 分组、造模与给药

  2.6 取材及处理

  2.7 行为学实验

  2.7.1 旷场实验

  2.7.2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2.7.3强迫游泳实验

  2.8 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变化

  2.9 免疫荧光实验

  2.10 ELISA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ROS含量变化

  2.11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青皮醋制前后化学成分检测

  3.2 生、醋青皮化学成分在血液和海马组织的分布

  3.3 青皮醋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3.4 生、醋青皮调节情绪障碍的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