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哈蟆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2025-07-02 40 1.57M 0

  摘要:目的:研究哈蟆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TCMSP、BATMAN、GeneCards等数据库以“哈蟆油”和“CFS”为关键词筛选相关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分子对接评估其活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能力。同时,采用力竭游泳和慢性束缚交替应激实验制备CFS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哈蟆油混悬液(800、400、200 mg/kg)灌胃两周后,检测小鼠血清、肌肉、肝脏和脑组织中的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表达,考察哈蟆油对CFS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共筛选出5个符合条件的活性成分和8个改善CFS的核心靶点,其中,哈蟆油改善CFS的作用与IL17/TRAF6信号通路相关。进一步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哈蟆油中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可能是发挥抗疲劳作用的主要成分。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哈蟆油对CFS模型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其行为学指标和生理生化异常。在行为学方面,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和饮食量显著增加,糖水偏好率明显提高(P<0.01或P<0.05)。通过多项行为学测试发现:在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中,给药组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在旷场实验(OFT)中,运动速度、运动总距离和站立次数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在水迷宫实验(MWM)中,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同时运动距离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1或P<0.05)。在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的尿素氮(BUN)、IL-6、TNF-α、COX2和MDA水平显著降低,而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此外,肌肉组织中乳酸含量也显著降低(P<0.01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体内IL-17A、TRAF6、ACT1、TAK1、IKKβ、IκBα、NF-κB、C/EBPβ关键信号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或P<0.05),同时下游炎症因子IL-6、TNF-α和COX2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或P<0.05)。这些结果表明,哈蟆油可能通过抑制IL-17/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CFS症状。结论:哈蟆油通过调控IL17/TRAF6信号通路改善CFS,为CFS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哈蟆油有效成分及靶点筛选和疾病相关靶点的获取

  1.2.2 哈蟆油-疲劳-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和网络拓朴学分析

  1.2.3 蛋白互作网络(PPI)构建、GO功能富集和 KEGG通路分析

  1.2.4 成分结构绘制和分子对接

  1.2.5 动物实验分组,造模和给药

  1.2.6 观察指标

  1.2.6.1 一般状态观察和行为学检测

  1.2.6.2 生化指标检测

  1.2.6.3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相关蛋白指标

  1.3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果

  2.1.1 哈蟆油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和CFS相关靶点

  2.1.2 药物-疾病-成分-靶点构建和PPI网络以及网络拓朴学分析

  2.1.3 哈蟆油治疗 CFS的 GO 富集和 KEGG 通路分析

  2.1.4 分子对接结果

  2.2 哈蟆油对CFS小鼠的基本状况和行为学的影响

  2.3 生化分析结果和蛋白免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