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2025-07-12 40 1.42M 0

  摘要: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其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还对肝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作用,在医疗、农业、生态等领域均有应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因苦豆子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故该文系统整理了苦豆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相关数据,并从植物亲缘学、传统药性、传统药效、新药效用途、不同产地和采收期、化学成分可测性和入血成分7个方面探讨了苦豆子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筛选与确定,初步推测苦参碱、槐定碱、槐果碱、金雀花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豆碱、槲皮素、芹菜素和紫铆因可作为苦豆子的质量标志物,为建立苦豆子系统性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文章目录

  1 化学成分

  1.1生物碱类

  1.2黄酮类

  1.3其他类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作用

  2.2 抑菌作用

  2.3 抗肿瘤作用

  2.4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2.5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6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 质量控制现状

  4 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1 基于植物亲缘学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2 基于传统药性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3 基于传统药效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4 基于新药效用途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5 基于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6 基于化学成分可测性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7 基于入血成分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5 结语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