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体外实验探究cambogin(Cam)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首先使用数据库预测并筛选Cam和UC的交集靶点,并使用GO分析和KEGG分析对核心靶点和通路进行富集分析,接下来采用蛋白分子对接方法,同时采用10 μg/mL脂多糖诱导NCM460人结肠上皮细胞建立UC细胞模型,验证Cam的体外抗炎效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Cam治疗UC的潜在靶点共有42个,GO富集分析显示Cam参与到炎症反应、蛋白磷酸化等生物进程中,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Cam参与到FOXO通路中发挥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结果显示,Cam能够降低UC模型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P< 0.05或P< 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am与FOXO通路中的核心靶点磷酸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叉头盒蛋白O4(forkhead box protein O4,FoxO4)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证明Cam能够降低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和mRNA表达,提高FoxO4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P<0.05或P<0.01)。综上,Cam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缓解氧化应激以及调节PI3K/AKT/FoxO4信号通路有关。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株
1.1.2 仪器
1.1.3 药品与试剂
1.2 方法
1.2.1网络药理学筛选Cam和UC共同的作用靶点
1.2.2 Cam作用靶点的富集分析
1.2.3 NCM460细胞培养
1.2.4 CCK8法筛选Cam作用浓度
1.2.5 Griess法检测细胞中NO含量
1.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含量
1.2.7 ELISA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含量
1.2.8 分子对接验证Cam与PI3K、AKT、FoxO4蛋白的结合作用
1.2.9 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FoxO4蛋白的表达
1.2.10 RT-qPCR法检测PI3K、AKT、FoxO4 mRNA表达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
2.2 不同浓度下Cam对NCM460细胞的毒性作用
2.3 Cam抑制NCM460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