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基于线粒体自噬-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连朴饮加味方改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小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60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连朴饮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及四联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Hp菌液灌胃制备Hp感染小鼠模型。连朴饮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27.3、13.65、6.83 g·kg-1·d-1灌胃,四联组按照奥美拉唑(6.06 mg·kg-1·d-1)+阿莫西林(303 mg·kg-1·d-1)+克拉霉素(151.67 mg·kg-1·d-1)+胶体果胶秘胶囊(30.3 mg·kg-1·d-1),正常组给予等体积0.9 % NaCl溶液灌胃,连续给药14 d后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Warthin-Starry(W-S)银染色检测胃黏膜Hp定植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胃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免疫荧光共定位法检测胃组织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水溶性四唑盐法(WST-1)、硫代巴比妥酸法(TBA)分别测定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醛(MDA)含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组织PINK1、Parkin、p62、LC3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黏膜组织损伤较明显,Hp大量定植,线粒体损伤严重,出现自噬过度导致的空泡化结构;胃黏膜组织TOMM20和TFAM共表达水平降低;胃组织SOD表达显著降低,MDA表达显著上升(P<0.01);胃组织PINK1、Parkin、LC3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升,p62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胃组织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IL-1β、IL-18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加味方各剂量组及四联组小鼠胃黏膜病理损伤均所改善,Hp定植减少,线粒体损伤减轻,TOMM20和TFAM共表达水平上调;连朴饮加味方低剂量组SOD表达显著升高,连朴饮加味方各剂量组、四联组MDA表达显著降低(P<0.01);连朴饮加味方各剂量组、四联组PINK1、Parkin、LC3 mRNA,PINK1、Park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62mRNA显著上升(P<0.01);连朴饮加味方中、高剂量组、四联组,LC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连朴饮加味方各剂量组、四联组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IL-1β、IL-18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连朴饮加味方改善Hp感染模型小鼠胃黏膜损伤,发挥黏膜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过度自噬,从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激活有关。
文章目录
1 材料
1.1 动物及饲料
1.2 Hp菌株
1.3 药物及试剂
1.4 仪器
2 方法
2.1 分组
2.2 造模
2.3 给药及剂量
2.4 标本采集
2.5 指标检测
2.5.1 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
2.5.2 Warthin-Starry(W-S)银染色观察胃黏膜Hp定植
2.5.3 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线粒体结构
2.5.4 免疫荧光检测胃组织TOMM20、TFAM共表达
2.5.5 水溶性四唑盐(WST-1)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胃组织SOD、MDA含量
2.5.6 Western blot检测胃组织PINK1、Parkin、p62、LC3、NLRP3,ASC,IL-1β,IL-18蛋白表达
2.5.7 RT-qPCR法检测胃组织PINK1、Parkin、p62、LC3 mRNA含量
2.5.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连朴饮加味方对Hp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