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微观驾驶行为特性分析

2025-07-13 20 1.13M 0

  摘要:【背景】驾驶行为不仅是个体特征的体现,还深受地区文化、交通环境和社会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驾驶文化。深入研究这些驾驶文化差异能为自动驾驶的跨文化应用提供支持。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国家或局部指标,缺乏不同文化背景下驾驶行为特性的系统对比。【目标】从安全、效率和舒适三个维度系统揭示中国和美国驾驶员的微观驾驶行为特性差异,为构建文化自适应的自动驾驶优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数据预处理-宏观交通状态匹配-三维指标体系构建-微观驾驶行为对比”的框架,从安全、效率和舒适维度提取6项指标,对中美的微观驾驶行为进行系统对比和定量分析。【数据】整合中国Citysim与美国NGSIM的高速公路车辆轨迹数据集开展实证分析,累计车辆轨迹数超过2.8万。【结论】中美两国在微观驾驶行为的安全、效率和舒适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相同交通状态下,中国驾驶员的安全性更高,美国驾驶员的风险暴露时间RTET相比中国增幅达到105.3%,风险暴露强度也更高,RTIT增幅达到95.0%;中国驾驶员的驾驶效率更高,其相对期望速度偏差RDVD相比美国下降了3.2%~7.8%,更倾向按照期望速度驾驶,并且平均车头时距下降8.48%~35.48%,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道路资源;此外,中国驾驶员驾驶舒适性显著高于美国,平均绝对急动度AvgAJerk下降了19.72%~50.68%,且加速和减速事件频率更低,驾驶行为更加平稳。【应用】揭示了中西方微观驾驶行为的文化差异,提出的文化差异量化框架对自动驾驶算法的本地化优化和全球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1.1 数据集描述及预处理

  2 宏观交通状态匹配

  2.1 宏观交通状态指标提取

  2.2 倾向得分匹配

  2.3匹配结果与效果评估

  3 三维指标体系构建

  3.1安全指标构建

  3.2效率指标构建

  3.3舒适指标构建

  4 实证对比分析

  4.1 安全性对比分析

  4.2 效率对比分析

  4.3 舒适性对比分析

  5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