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日趋复杂的信息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亟须重新构建并细化实施方案和路径。本文运用“一体化”理念,采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在对以往保障体系发展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国家发展、用户需求等角度以及制度、人才、技术等方面论证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体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主要由保障主体、保障客体、保障目的/需求、保障方法及其模式、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平台和保障制度八个要素组成;遵循系统性、继承性、需求性、创新性、安全性五项原则;发展目标是尽可能全面保存人类文明成果、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效益、精准高效满足用户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组织架构为“1+3+N”,由1个国家中心,3个系统中心和N个地区联盟、专业/学科联盟、主要图书情报机构组成;实现路径是实现统筹管理一体化、资源目录一体化、资源建设一体化、资源服务一体化、人才培训一体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标准规范一体化、共享交换一体化。构建一体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知识设施”,为国家和人类做出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的应有贡献。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总结
1.1 确立了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理念
1.2 推动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健康发展
1.3 培养和储备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人才队伍
2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2.1 跨系统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保障、单一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2 现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发展不足
2.3 新技术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融合不够
3 深入推进现有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的时机与有利条件分析
3.1 国家战略导向推动信息资源保障的优化
3.2 用户需求变化推动信息资源保障的优化
3.3 文献信息资源供应环境差异推动信息资源保障的优化
3.4 人才储备、技术赋能推动信息资源保障的优化
4推进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想
4.1 信息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4.2 信息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原则
4.3 信息保障体系一体化的目标分解
4.4 信息保障体系一体化的组织架构
4.5 信息保障体系一体化主要内容与实施路径
4.5.1 建立稳定、办实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