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

2025-07-02 30 0.47M 0

  摘要:目的 探讨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共178例,年龄23~53岁,平均(38.62±6.35)岁。并根据年龄分为3组:组1(21~30岁)共27例,组2(31~40岁)共77例,组3(>40岁)共74例。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月经情况,测量其身高、体质量,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o)、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 TT)、泌乳素(prolactine, PRL)、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同时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测量卵泡囊肿的大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对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描述,并比较3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结果 (1)61例(34.3%)患者主诉停经或闭经、117例(65.7%)患者主诉异常子宫出血、13例(7.3%)患者因异常子宫出血导致贫血,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2)124例(69.7%)患者卵泡囊肿在1个月内消失,176例(98.9%)患者卵泡囊肿在2个月内消失,178例(100%)患者卵泡囊肿在3个月内消失。177例(99.4%)患者卵泡囊肿直径小于5 cm,仅1例(0.6%)患者卵泡囊肿直径≥5 cm。(3)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DOR)的总体患病率为82.0%(146/178),<40岁的患者DOR的患病率为70.2%。组1、组2、组3的DOR患病率分别为37.0%(10/27),81.8%(63/77)及98.6%(73/74)。随年龄增长,DOR患病率逐渐增加。(4)组1、组2、组3AMH的中位数分别为1.55 ng/mL、0.51 ng/mL、0.15 ng/mL;组3的FSH高于组1和组2(adjusted P<0.05),AMH浓度低于组1和组2(adjusted P<0.05);组2的AMH浓度低于组1(adjusted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的患者推荐药物治疗,而不仅仅是期待治疗;卵泡囊肿合并月经异常患者DOR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即使是<40岁的女性DOR的患病率亦偏高,因此,治疗其月经异常的同时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十分必要,尤其对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