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在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水资源有限的干旱半干旱区域,降雨成为影响生态修复成效的重要因素。利用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等多项植被指数卫星遥感数据,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区,采用趋势分析、序列线性回归斜率(SeRGS,Sequential linear Regression Slopes)、偏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绿度-生产力时空动态、植被-降雨利用效率(RUE,Rainfall Use Efficiency)和植被降雨敏感性(VRR,Vegetable-Rainfall-Sensitivity)开展植被-降雨关系研究,识别生态修复的关键区域。研究发现陕西省大部分区域植被LAI和NPP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降雨利用效率和植被-降雨敏感性大部分区域趋势特征较为稳定,RUE呈显著增加的区域占4.34%,而显著减少的区域为2.47%;VRR有6.68%的区域显著增加,显著减少的区域有7.51%。偏相关分析得出:LAI、NPP与年降雨、气温主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UE与温度偏相关关系较弱,VRR与年降雨、年气温主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强调在大规模生态建设背景下研究植被动态和降雨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陕西省植被动态及可能原因,深入理解植被和降雨的相互关系,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