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提高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高纬度种群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2025-07-07 70 1.82M 0

  摘要:【背景】: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在我国华南地区大规模分布,并且目前有向北扩散的趋势。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植物生长及响应环境胁迫有重要作用。然而,AMF在南美蟛蜞菊种群扩散并适应低温胁迫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研究AMF在南美蟛蜞菊的温州、三亚两个种群响应低温胁迫中的作用,以期从共生微生物的角度解释南美蟛蜞菊种群向北扩散的原因。【方法】:选取南美蟛蜞菊目前分布于我国最南和最北的两个种群的茎段,并选取其同属本地植物蟛蜞菊(W. chinensis)茎段作为对照,进行盆栽控制实验。实验设置接种AMF菌剂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并模拟低温处理,通过对AMF侵染指标,不同种群植株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等数据的分析,探讨AMF在南美蟛蜞菊不同种群适应低温中的作用。【结果】:AMF显著提高南美蟛蜞菊温州及三亚种群在常温条件下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并显著提高南美蟛蜞菊温州种群在低温条件下的地下生物量。同时,在低温条件下,温州种群接种AMF后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显著提高,黄酮醇相对含量显著降低。【结论】:AMF促进南美蟛蜞菊的生长,并提高高纬度种群对低温胁迫的耐受能力。因此,推测与AMF共生可能是南美蟛蜞菊种群向北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温度对不同种群植株的侵染率及侵染丰度的影响

  2.2 AMF及温度处理对不同种群植株的地上生长的影响

  2.3 AMF及温度处理对不同种群植株的地下生长的影响

  2.4 AMF及温度处理对不同种群植株的生物量的影响

  2.5 AMF及温度处理对不同种群植株的生理指标的影响

  2.6 温度对不同种群植株菌根生长响应指数(MGR)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