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下侧方型腰椎管狭窄症减压策略

2025-04-27 30 0.94M 0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辅助下侧方型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12月采用UBE辅助下椎管减压术治疗的86例侧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44例;年龄45~79岁,平均63.6岁。病程6~14个月,平均8.5个月。手术节段:L2、3 3例,L3、4 26例,L4、5 42例,L5、S115例。腰椎管狭窄Lee分级:1级21例,2级36例,3级29例。基于狭窄部位及临床症状,手术选择同侧椎板间入路33例、同侧椎板间入路+辅助第3切口7例、对侧斜入路26例及椎旁入路20例,并进行对应减压操作。术前及术后1、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腿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脊柱功能;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评估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基于腰椎MRI,根据Lee分级标准评价椎管狭窄及减压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7~166 min,平均95.1 min;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2例,均为经同侧椎板间入路+辅助第3切口减压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9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术后1、3个月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术后3个月优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获优52例、良21例、可13例,优良率84.9%。腰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复查均未发现手术节段腰椎失稳。术后3个月腰椎管狭窄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侧方型腰椎管狭窄症,UBE辅助下椎管减压术中需基于术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选择同侧椎板间入路、同侧椎板间入路+辅助第3切口、对侧斜入路及椎旁入路减压,以获得较好疗效。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