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POCD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艾司氯胺酮(ISLAT)作为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其在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方面的潜力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艾司氯胺酮不仅可以缓解术后疼痛,还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降低炎症反应等机制,保护神经元,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关于艾司氯胺酮具体作用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仍相对有限,亟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旨在综述艾司氯胺酮在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机制,明确临床使用策略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文章目录
1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述
1.1 POCD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1.2 POCD的临床表现与评估方法
1.3 POCD的风险因素与病理生理机制
2 艾司氯胺酮的药理特性
2.1 药物机制及作用靶点
2.2 艾司氯胺酮在麻醉中的应用
3 艾司氯胺酮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3.1 临床研究结果
3.2 动物实验研究
4 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4.1 NMDA受体通路
4.2 BDNF-TrkB信号通路
4.3 抗炎和免疫调节信号通路
4.4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4.5 STING/TBK1 信号通路
4.6 TLR4/MyD88/p38 MAPK信号通路
4.7 miR-99b-5p/TRIB1信号通路
4.8 AMPK/PAK2信号通路
5 临床用药策略、挑战与未来研究
5.1临床用药策略
5.2 临床应用挑战与未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