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7-羟乙基白杨素防治高原脑水肿的作用靶点

2025-07-23 30 2.04M 0

  摘要:目的:研究7-羟乙基白杨素(7-HEC)治疗大鼠高原脑水肿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5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7-HEC组,每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于实验第4天置于模拟7000 m海拔的大型低压低氧舱持续暴露72 h建立高原脑水肿模型。7-HEC组于造模前三天起每日腹腔注射7-HEC(150 mg·kg-1·d-1),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运用串联质谱标签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并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标准为表达倍数变化1.2倍以上且P<0.05。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验证,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有256个差异表达蛋白;与模型对照组比较,7-HEC组有87个差异表达蛋白。19个在模型对照组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7-HEC干预后得到纠正,其中7个(HSPA4、Arhgap20、SERT、HACL1、CCDC43、POLR3A和PCBD1)经蛋白质印迹法得到验证。对模型对照组与7-HEC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质共涉及13个生物学过程、5个细胞组分和2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蛋白质与mRNA监测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RNA聚合酶、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过氧化物酶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叶酸合成、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辅因子的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有关。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经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的差异表达蛋白质HSPA4、POLR3A、HACL1与多个信号通路相关,度值排名前二十为核心调控因子;Arhgap20、SERT和PCBD1也与多个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是参与调控的关键蛋白;而未发现CCDC43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结论:筛选出7-HEC防治高原脑水肿的7个潜在靶点可能通过维持细胞稳态、改善氧化应激、调节能量代谢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等途径参与高原脑水肿的防控。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