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2025-04-25 30 0.59M 0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致使慢性病共病问题愈发突出,这不仅给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也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因多病共存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无病或患单一慢性病人群。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人口学(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家庭收入、居住地)、社会支持、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均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明确这些因素对制定精准干预策略至关重要。现有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分为药物与非药物两类。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多药联用风险限制了其应用。而非药物干预通过多元化手段展现独特优势:团体心理干预强化社会支持网络,认知行为疗法修正负性认知,运动疗法改善躯体与心理双重健康,音乐/怀旧/叙事疗法调节情绪状态,“互联网+”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提升干预可及性,中医疗法实现身心同治,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通过知识赋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这些措施已被证实能有效提升共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本综述聚焦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为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未来需深化多病交互机制研究,构建基于风险评估的个性化干预体系,并通过多中心长期随访验证干预效果,以助力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