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龄对鄂中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2025-07-21 10 1.09M 0

  摘要:探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可蚀性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可为人工林多功能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北省太子山林场幼龄林(8年生)、中龄林(15年生)、近熟林(31年生)、成熟林(40年生)、过熟林(59年生)5个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0~20 cm土层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计算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0.25 mm粒径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占比和土壤可蚀性因子等参数,探究林龄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为主,总占比为71.3%~86.2%。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以及>0.25 mm粒径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占比均随林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林龄土壤可蚀性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过熟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可蚀性与土壤有机碳、pH、粉粒含量呈显著相关,且土壤有机碳分别解释22.0%、21.5%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可蚀性变异,说明不同林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与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密切相关,因此适当延长轮伐期有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土壤可蚀性。

  文章目录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环境因子变化

  2.2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

  2.3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可蚀性

  2.4 林分结构和土壤性质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3 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