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抚育方式对鄂中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结构持水能力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鄂中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间伐强度15%、30%、45%和结构化经营5种抚育方式,分别采用室内浸泡法和环刀法定量评估5种抚育方式下的灌草层、枯落物层和不同土层的(0~10、10~20、20~30、30~40、40~60 cm)持水能力,通过综合指标体系(包括3个系统层、5个准则层和28个指标层)构建评价林下总持水能力。[结果 ]间伐和结构化经营显著提高了灌草层持水能力,且结构化经营显著提高了灌木的有效拦蓄量(0.61±0.14 t·hm-2)和有效拦蓄率(69.90±32.39%),15%的间伐强度能显著提升草本的持水能力。随间伐强度增加,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间伐强度为30%时枯落物持水能力最高。马尾松人工林抚育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的自然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不同抚育方式下,林下总持水能力表现为间伐强度30%(0.546)>对照(0.502)>结构化经营(0.494)>间伐强度15%(0.473)>间伐强度45%(0.423)。[结论 ]在鄂中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经营中,可选择间伐强度30%的抚育方式来提升林下水源涵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