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股东退出威胁、控制权配置与国有企业绩效

2025-07-14 10 1.13M 0

  摘要:部分观点认为,国家缺乏“退出”国企的选择权,难以从根本上对代理人形成有效约束,是国企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国企混改引入有退出权的非国有股东,其退出威胁能否发挥市场化的治理作用值得关注。本文以沪深A股非金融类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退出威胁对国企绩效的影响,以及控制权配置对二者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1)非国有股东退出威胁能约束国企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促进企业内部认知纠偏和投资经营决策优化,以降本增效的方式提高国企绩效。(2)从国企的控制层级、控股程度和权利配置看,地方国企属地化改革的动力更强,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通常较高,其退出威胁形成的约束力更强;国有相对控股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两权分离程度较高企业的控股股东对控制权需求更高,非国有股东退出可能导致控制权转移的威慑作用更大。(3)从非国有股东行业特征和所有权性质看,金融类股东具有投资运营和信息挖掘的专业优势,能与国企管理层“讨价还价”;私营类股东相较外资类股东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较小,能以合理的交流方式干预国企管理层行为;进而提升国企绩效的作用更明显。(4)从国企的功能定位看,与主导国民经济命脉、承担安全保障等职能的特定功能类国企相比,商业竞争类国企更追求经济效益,市场化竞争下非国有股东的作用凸显,非国有股东退出威胁更能提高企业绩效。本文丰富了混改背景下非国有股东治理的相关研究,对进一步完善国企股东治理机制、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