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母婴分离(MS)对不同性别幼鼠海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早年应激诱导行为改变的性别差异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在出生后第9天,建立24 h MS模型。在出生后第10天,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Beclin1、P62)、凋亡标志物(Bax、Bcl2)及TRPV1的表达水平。成年期通过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巴恩斯迷宫实验、Y迷宫实验、前脉冲抑制实验比较MS对不同性别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与同性别对照组相比,雄性MS组海马自噬水平显著升高,TRPV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凋亡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性MS组各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行为学结果显示:雄性MS大鼠旷场移动总距离显著增加,新物体识别指数降低,Y迷宫自主反应交替率降低,巴恩斯迷宫逃避潜伏期延长,前脉冲抑制率降低。而雌性MS大鼠上述行为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雌性MS大鼠在旷场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减少。结论:早年应激可诱发性别特异性行为异常,雄性大鼠表现出认知灵活性和感觉门控功能受损等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异常,雌鼠呈现焦虑样行为特征。海马自噬激活与TRPV1表达下调可能是雄性特异性行为异常的潜在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