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内镜复用前微生物染菌量超标的危险因素

2025-07-02 40 0.39M 0

  摘要:目的 分析维修内镜复用前微生物染菌量检测超标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为处置该类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6月山西某医院消化内镜室复用维修内镜54条作为研究对象,共维修105次,对所有维修内镜于复用前进行微生物染菌量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菌落数>20CFU/件)和阴性组(菌落数≤20CFU/件),归纳维修内镜复用前染菌量超标的危险因素。比较干预前(2021年10月-2024年6月)和干预后(2024年7月-2024年12月)维修内镜复用前的微生物染菌量检测阳性率。结果 针对105次维修内镜复用前微生物染菌量检测的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7.62%(29/105)。缩短检修前后清洗消毒间隔时长(OR=0.285)是保护因素,内镜管道划痕/凹槽/补漏情况(OR=3.211)、清洗消毒不规范(OR=5.257)、酶洗刷洗次数少(OR=2.438)是维修内镜复用前染菌量超标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前,维修内镜微生物染菌量检测阳性率高于非维修内镜(27.62%vs.3.45%,P<0.001);干预后,维修内镜微生物染菌量检测阳性率与非维修内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6%vs.4.17%,P=0.681),但维修内镜微生物染菌量检测阳性率低于干预前(5.26%vs.27.62%,P=0.004)。结论 维修内镜复用前微生物染菌量检测超标事件高发,应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并实施,有利于保证维修内镜复用前清洗消毒的合格率,提高维修内镜复用的安全性。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