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旨在利用H2O2改性大豆秸秆制备吸附剂,研究其对Pb(Ⅱ)的吸附性能,为处理重金属废水和提高大豆秸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预处理过的大豆秸秆粉为原料,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在50℃水浴中浸泡改性20 h制备吸附剂.运用SEM、XRD、FT-IR等技术表征吸附剂形貌结构.改变Pb(Ⅱ)溶液p 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因素,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后Pb(Ⅱ)质量浓度,采用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吸附过程.结果 改性大豆秸秆吸附剂具有蜂窝状孔隙结构,C=O等含氧基团和芳香基团含量增加;最佳吸附条件为Pb(Ⅱ)溶液初始p H=4.5、吸附剂用量8.00 g/L、吸附时间10 min、溶液温度20℃,此时对初始质量浓度大于80 mg/L的Pb(Ⅱ)去除率达到95%,吸附量为24.54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控速步骤为化学吸附,吸附机理包括表面孔径吸附、络合作用及静电吸引.结论 H2O2改性大豆秸秆吸附剂对Pb(Ⅱ)吸附性能良好,在处理含Pb(Ⅱ)废水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文章目录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2.1改性大豆秸秆吸附剂的制备
1.2.2改性大豆秸秆的形貌结构表征
1.2.3 MSS对水中Pb(Ⅱ)的静态吸附试验
1.2.4数据处理
1.2.5吸附动力学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改性大豆秸秆的形貌表征分析
2.1.1 SEM图谱分析
2.1.2 XRD图谱分析
2.1.3 SS和MSS的FT-IR分析
2.2 MSS对模拟废水中Pb(Ⅱ)的吸附试验
2.2.1 p H值对MSS对吸附Pb(Ⅱ)的影响
2.2.2投加量对MSS对吸附Pb(Ⅱ)的影响
2.2.3吸附时间对MSS吸附Pb(Ⅱ)的影响
2.2.4温度对MSS吸附Pb(Ⅱ)的影响
2.2.5 Pb(Ⅱ)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对MSS吸附Pb(Ⅱ)的影响
2.2.6吸附动力学研究
2.3吸附机理探讨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