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肥胖相关指标与DNA甲基化时钟及其加速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两者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2013年和2017—2018年开展的两次专题调查。通过Illumina Infinium人类甲基化450K芯片和EPIC芯片测定外周血DNA甲基化数据,并采用DNA甲基化年龄计算器(https://dnamage.genetics.ucla.edu/)或研究者提供的R代码计算DNA甲基化时钟指标GrimAA、PCGrimAA和DunedinPA CE。肥胖指标包括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横断面分析纳入1 070名双生子,对内分析同卵双生子378对,异卵双生子155对,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肥胖指标与DNA甲基化时钟及其加速指标的相关性。纵向分析纳入314名双生子,对内分析同卵双生子95对,异卵双生子62对,采用交叉滞后模型进一步探索肥胖与DNA甲基化时钟指标间的时间顺序关联。上述分析均分别在全部双生子和同卵、异卵双生子对内进行。结果:横断面分析人群中同卵双生子占71.0%,男性占68.0%,平均实足年龄为(49.9±12.1)岁;纵向分析人群中同卵双生子占60.5%,男性占60.8%;基线平均实足年龄为(50.4±10.2)岁,平均随访时间(4.6±0.6)年。除随访时腰臀比均值高于基线外,其他肥胖指标基线与随访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全部双生子中,体重、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均与DunedinPACE时钟呈正相关,其中腰高比与DunedinPACE时钟的关联最为显著(β=0.21,95%CI:0.11~0.31),体重(β=-0.03,95%CI:-0.05~-0.01)和BMI(β=-0.07,95%CI:-0.12~-0.02)与GrimAA呈负相关,体重与PCGrimAA呈负相关(β=-0.02,95%CI:-0.03~0.00);但双生子对内分析中的相关性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基线体重升高可能引起随访时GrimAA增加,基线体重、BMI和腰围升高可能引起随访时PCGrimAA增加,基线腰臀比升高可能引起随访时DunedinPACE升高。结论:肥胖指标与DNA甲基化时钟指标存在相关,基线肥胖指标对随访时部分DNA甲基化时钟指标的变化具有影响,肥胖可能通过加速DNA甲基化时钟和衰老进程对个体健康产生长期影响,但二者间的关联受双生子共享的遗传或环境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