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亚热带地区常见阔叶树幼苗光合特性及其对不同生长温度的响应规律,以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l)、闽楠(Phoebe bournei)、青冈(Quercus glauca)和木荷(Schima superba)2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3个生长温度梯度(20℃/15℃、25℃/20℃和30℃/25℃;白天/黑夜),测定各生长温度梯度下叶片的光合参数,比较不同生长温度梯度下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闽楠、青冈和木荷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在30℃处理下显著提高(P<0.05);青冈的光饱和点(LSP)在30℃处理下显著提高(P<0.05);南岭栲、青冈和木荷的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25)均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4个树种的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均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青冈和木荷的Jmax/Vcmax在30℃处理下显著提高(P<0.05);(3)南岭栲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南岭栲、青冈和木荷的瞬时碳利用效率(ICUE)均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增加;(4)Pnmax、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Vcmax、Jmax以及ICUE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Rd,25呈极显著负相关;Tr和GS与IWUE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闽楠、青冈和木荷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南岭栲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节水和耐干旱能力。此外,南岭栲、青冈和木荷在高温条件下的耐阴性有所提高,而闽楠则与之不同,其喜光性有所提高。本研究可以加强对南岭栲、闽楠、青冈和木荷表现出的不同的适应策略的了解,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全球变暖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