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电针“内关”“公孙”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Cajal间质细胞(ICC)自噬和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究其改善FD胃肠动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构建FD模型。电针组电针“内关”“公孙”,西药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溶液灌胃,1次/d,连续7 d。每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及日均进食量,测定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透射电镜观察胃窦ICC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c-kit、Beclin1、LC3Ⅱ/Ⅰ、 p62、 Caspase-3蛋白表达,qPCR检测胃窦组织Beclin1、 LC3Ⅱ/Ⅰ、 p62、 c-kit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胃窦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聚集蜷卧,活动量减少,毛发粗糙、无光泽,粪质稀溏不成形,体质量、日均进食量减少(P<0.05),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降低(P<0.01),ICC线粒体肿胀、溶解,有不同程度空泡形成,粗面内质网扩张、破坏,自噬体数量较多,胃窦组织Beclin1、LC3Ⅱ/Ⅰ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p62、c-kit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胃窦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西药组大鼠状态改善,反应较灵敏,活动度增加,毛发整洁,粪便成形,体质量、日均进食量增加(P<0.01),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升高(P<0.01),ICC结构较正常,仍可见少量自噬体,胃窦组织Beclin1、LC3Ⅱ/Ⅰ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 p62、 c-kit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1),胃窦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2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内关”“公孙”可恢复FD大鼠ICC数量和结构,改善胃肠动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噬及凋亡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