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对畜禽生存和生产构成挑战,国内自主选育的核心畜禽品种较为缺乏,“生物育种”成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因此,需要培育出性状优良及适应性强的畜禽新品种。组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三维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以及单细胞等多组学技术手段的开发和改良,并成功结合应用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等畜禽生物育种方法中。随着前沿组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畜禽生物性状功能发生的潜在分子遗传机制也实现了解析。为了更好地利用基因组-多组学育种技术和理念助力畜禽生物育种,本文对主要的畜禽生物性状形成和分子育种相关组学技术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总结,阐述了经典组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主要涉及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同时也指出这些技术的局限性,由此介绍了一系列新型组学技术,包括三维基因组学技术和肠道微生物组学技术以及单细胞组学技术。并归纳了“基因组-多组学”育种理念在畜禽重要经济性状解析和分子生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这些组学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存在的挑战。最后,探讨了多组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并对未来组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为畜禽重要性状的研究及育种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推动畜禽育种向更精准、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