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学前儿童水中动作技能(AMS)习得对其基本动作技能(FMS)水平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为学前教育和体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4年4—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太原市某幼儿园招募60名受试儿童,按性别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随机分为5个班级,每个班级6人,每周2次(每次40 min),为期8周16次课,在指定的游泳中心进行水中动作技能练习干预;对照组保持常态。试验前后,通过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3)和实际水中技能测试量表(AAST)分别对受试儿童的FMS和AMS进行测试。FMS和AMS前后测试比较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协方差分析(ANCOVA)、秩转换ANCOVA;采用Cohen's d标准化均值差异计算组间变化量差异;FMS与AMS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试验组学前儿童在接受水中动作技能练习后,移动技能(F=20.47,P<0.01,η2=0.26)、FMS(F=4.59,P=0.04,η2=0.08)及AMS(F=109.71,P<0.01,η2=0.79)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前儿童移动技能5.0(3.8,7.3)提高幅度较对照组(2.8±2.5)产生中等效应量(Cohen's d=0.71),且AMS提高量达26.0(20.8,28.0),较对照组1.0(0,2.25)产生超大效应量(Cohen's d=4.73)(P值均<0.01)。学前儿童移动技能(r=0.39)、FMS(r=0.43)与AMS的提升幅度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技术动作潜入水中、踩水及矢状轴旋转完成度较低。结论 学前儿童AMS习得对FMS产生积极影响,两者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尤其在移动技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