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评估2019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2012系统性狼疮国际合作组(SLICC和1997ACR三个分类标准在中国西南地区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64例cSLE及237例非cSLE结缔组织病患儿。通过对比三种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合性别与年龄分层分析,综合评价其诊断效能。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EULAR/ACR-2019分类标准敏感性最大化时的截断值。结果 SLICC-2012分类标准相比较ACR-1997分类标准和EULAR/ACR-2019分类标准拥有更高的敏感性(93.9%vs. 76.5%vs. 90.2%)和准确度(95.4%vs. 87.4%vs. 93.8%),而ACR-1997分类标准特异性最高(99.5%)。分层分析显示SLICC-2012分类标准在性别及青春期前组中敏感性稳定(94%-96%)。取消EULAR/ACR-2019分类标准的ANA阳性(≥1:80)准入限制或总分截断值调整为≥13分(原≥10分)均可提升其敏感性。结论 SLICC-2012分类标准在中国西南地区cSLE中诊断效能最优。调整EULAR/ACR-2019分类标准截断值及准入条件可改善其儿科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