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系统评估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联系,对于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外贸韧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各区域与RCEP国家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并使用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近年来中国各区域与RCEP贸易往来频密,贸易额占各区域对外贸易的半数以上,东部沿海省份贸易规模最大,广西表现尤为突出。第二,中国与RCEP贸易以中间品和中高技术产品为主,但北京因数据归属、企业管理和再出口等原因,向RCEP出口初级产品的比例超过一半。第三,在高技术产品中,中国各区域向RCEP出口比例明显高于进口,这说明“中国出口之谜”或“反比较优势之谜”现象在区域层面也同样存在。第四,经济规模、地理距离、贸易成本和市场化水平对贸易有显著影响,特别是贸易成本的阻碍作用,凸显了RCEP协定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促进区域贸易的重要性。对此,应着力降低区域间制度性贸易成本,推动市场化改革纵深发展,特别是强化中西部地区与RCEP成员国的产业协作与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区域联动发展水平,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