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为阐明3种植物源化合物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成虫的驱避作用及其嗅觉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测定杂拟谷盗成虫对0.005,0.05,0.5,5和50μg/μL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相对值;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杂拟谷盗成虫对0.5,5和50μg/μL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的嗅觉行为反应;采用滤纸药膜法测定20,30,40,50和60 mg/L的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杂拟谷盗成虫的驱避率;利用RNA-Seq对LC50(28.37 mg/L)新狼毒素A、LC50(51.05 mg/L)百里香酚和LC50(42.20 mg/L)印楝素刺激下的杂拟谷盗成虫头部转录组进行测序比较分析。[结果]杂拟谷盗成虫EAG反应相对值与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浓度成正比,在最大浓度50μg/μL时新狼毒素A、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引起的杂拟谷盗成虫EAG值分别为1.61,2.69和2.34mV,选择率分别为86.48%,73.89%和78.33%。60 mg/L百里香酚在2和4 h时对杂拟谷盗成虫的驱避率均最高,分别为74.67%和80.82%,驱避等级分别达到了Ⅳ级和Ⅴ级。百里香酚、新狼毒素A和印楝素处理后杂拟谷盗头部转录组与对照相比分别筛选到569,579和661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412,434和498个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GO功能,分别匹配到26,33和32条KEGG通路。经百里香酚、新狼毒素A和印楝素处理后分别发现有13,4和5个嗅觉相关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结论]本研究确定了3种化合物对杂拟谷盗的驱避作用,同时测得了杂拟谷盗头部转录组,推测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3种植物源化合物驱避杂拟谷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