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体系未能覆盖西部农村、山区、海岛等区域的绝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些区域的医疗废物处置存在贮存时间长、转运距离远、处置成本高等问题,相关实践表明小型化原位处置模式可有针对性地补齐偏远地区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短板。本文系统分析了医疗废物小型化原位处置的潜在需求、政策要求,研判了主要应用场景、识别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小型化原位处置的潜在需求较大,我国约18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位于西部农村地区,每所机构医疗废物产生量一般为1~2 kg/d,其中99%为感染性、损伤性废物。②相关政策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废物的风险防控要求不断升级,小型化原位处置被认为是规模化集中处置的有益补充。③小型化原位处置的主要适用场景包含集中处置体系难以覆盖的偏远基层区域、突发疫情情况下定点治疗医院以及战地、舰船、灾区等的医疗废物处置。④小型化原位处置模式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顶层设计、建设运行依据及可持续运行模式,因此,建议建立导向明确、全程覆盖、责任明晰的管理体系;构建平急两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技术路径;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灵活多元的商业模式。
文章目录
1 医疗废物小型化原位处置的需求
2 医疗废物小型化原位处置政策发展历程
3 医疗废物小型化原位处置的应用场景
4 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医疗废物小型化原位处置缺乏顶层设计
4.2 小型化原位处置设施建设运行暂无依据
4.3 小型化原位处置设施建设运行缺少可持续模式
5 对策建议
5.1 建立导向明确、全程覆盖、责任明晰的管理体系
5.2 构建平急两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技术路径
5.3 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灵活多元的商业模式
6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