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淫羊藿苷延缓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

2025-07-02 20 1.64M 0

  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实验,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在延缓皮肤光老化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GeneCard等数据库筛选ICA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OMIM和DrugBank等数据库获取皮肤光老化相关靶点,并将两者共有的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明确其关键信号通路。利用AutoDock 4.2.6软件对ICA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最后,通过细胞实验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ICA与皮肤光老化相关的潜在靶点共123个,其中有10个关键核心靶点,包括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和半胱天冬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靶点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CA与靶点BCL-2、Caspase-3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ICA可显著抑制HaCaT细胞衰老和凋亡。此外,与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组相比,ICA组,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剪切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综上,ICA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进而延缓皮肤光老化。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

  1.2 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网络药理学分析

  1.4.1 ICA和光老化相关靶点筛选

  1.4.2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及核心靶点的筛选

  1.4.3 靶点的富集分析

  1.4.4 活性成分-靶点的分子对接

  1.5 体外细胞实验

  1.5.1 UVB诱导光老化模型的建立

  1.5.2 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水平

  1.5.3 活性氧检测

  1.5.4 MTT法检测活力

  1.5.5 实验分组及给药

  1.5.6 流式分析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情况

  1.5.7 Hoechst 33342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1.5.8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1.5.9 统计学方法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