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不同时段控制情况差异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5-06-30 20 0.68M 0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不同时段的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优化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中山市三乡镇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健康管理项目的765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血压监测,并针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5%的患者没有监测血压的习惯,59.2%的患者每周监测血压1~2次。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显示,不值夜班/熬夜患者全天、夜间、清晨血压和昼夜节律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值夜班/熬夜患者(P均<0.05);从不饮酒患者清晨平均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饮酒患者(P<0.05);不同性别患者的全天、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不同年龄、工作类型患者的夜间平均血压,不同体重类型患者的全天、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天平均血压控制不达标多见于男性患者(OR=1.394,95%CI=1.045~1.858,P=0.024),夜间平均血压控制不达标多见于男性(OR=1.573,95%CI=1.088~2.275,P=0.016)和值夜班患者(OR=2.467,95%CI=1.198~5.077,P=0.014)。每周饮酒3次以上(OR=4.567,95%CI=1.629~12.807,P=0.004)、夜间易醒(OR=1.800,95%CI=1.125~2.878,P=0.014)和值夜班患者(OR=1.579,95%CI=1.102~2.465,P=0.044)清晨时段较难实现血压控制达标。值夜班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OR=1.753,95%CI=1.018~3.018,P=0.043)。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个人基本特征和行为生活方式对其白天、夜间、清晨等不同时段血压达标情况及昼夜节律有显著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可根据患者不同时段血压的达标影响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精准化干预措施,达到更好的高血压管理效果。

  文章目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动态血压监测

  1.2.2 调查问卷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高血压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情况

  2.3 不同特征患者不同时段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2.4 不同行为生活方式患者不同时段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2.5 高血压患者不同时段24 h动态血压控制情况影响因素

  2.5.1 高血压患者全天平均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

  2.5.2 高血压患者白天平均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

  2.5.3 高血压患者夜间平均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

  2.5.4 高血压患者清晨平均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

  2.5.5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