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表菌群特征

2025-07-15 40 1.72M 0

  摘要:目的 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眼表菌群的构成及特征,为高血压相关眼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选择同期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眼表细菌16S rDNA基因的V3~V4可变区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眼表菌群的差异。结果 测序共得到6 544 987条有效序列,3 74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高血压组特有OTUs为1 296个,对照组特有OTUs为476个。多样性分析显示,高血压组菌群α多样性的基于丰度的覆盖估计值(ACE)指数[494.03(356.68, 888.36)比385.86(333.99, 502.88), Z=-2.019, P=0.043]及Chao1指数[387.50(260.00, 558.10)比343.15(256.45, 413.55),Z=-2.009,P=0.045]高于对照组,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间群落结构存在差异(P<0.05)。菌群相对丰度分析显示,高血压组放线菌门丰度[0.203(0.123,0.319)比0.117(0.058, 0.181),Z=-2.441,P=0.015]、棒状杆菌属丰度[0.123(0.051, 0.230)比0.034(0.017, 0.100),Z=-2.822,P=0.004]高于对照组。特征性细菌线性判别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放线菌门及放线菌纲,棒状杆菌目及棒状杆菌科、棒状杆菌属丰度增高。功能分析发现高血压组在烟酸和烟酰胺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核黄素代谢等14条通路上富集。结论 高血压患者较健康人群的眼表菌群在多样性、相对丰度及特征性菌类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