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保护格局的识别、构建与优化——以德昌县为例

2025-06-26 30 1.82M 0

  摘要:生态保护格局是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保护格局构建的基础在于生态安全格局。本文选取四川安宁河谷代表性城市德昌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论为基础,叠合重要生态保护控制线,按照“生态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提取”的路径构建县域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协调安宁河谷区域生态保护要素,优化德昌县总体生态保护格局。研究形成以下结果:提取德昌县境内重要生态源地9处,8条重要生态廊道呈现三横五纵空间结构,结合识别出的12处生态节点,共同构建出德昌县“一带两屏、三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本文基于县域尺度开展生态保护格局构建方法研究,紧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为同类型县域生态保护空间划定、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目录

  1.研究区概况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生态源地划定方法

  2.2阻力面构建

  2.3生态廊道及节点识别

  2.4数据来源

  3.结果与分析

  3.1生态源地提取

  3.1.1以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生态源地

  3.1.2以重要生态保护控制线识别生态源地

  3.1.3生态源地识别结果

  3.2生态廊道提取

  3.2.1阻力面建立

  3.2.2生态廊道提取

  3.3生态节点判别

  3.4生态保护格局协调优化

  3.4.1 与区域生态格局的协调

  3.4.2优化县域生态保护格局

  4.结语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