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黑茎病和蚜虫复合发生对紫花苜蓿产量和饲用价值的影响

2025-06-06 190 0.78M 0

  病虫害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春季黑茎病和豌豆蚜是我国苜蓿种植区广泛发生的病虫害,二者复合发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如何尚不得知。本试验在兰州大学景泰草地农业观测研究站建立紫花苜蓿春季黑茎病、豌豆蚜、春季黑茎病+豌豆蚜复合发生、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溶液等处理,以田间自然生长为对照。研究发现病原菌处理和病原菌+蚜虫处理的春季黑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到了54.67%~82.67%和20.93%~40.93%,显著高于对照和药剂保护处理;相较于对照和药剂保护处理,病原菌和病虫复合发生处理下,紫花苜蓿产量分别显著降低20.87%和22.17%(P<0.05)。病虫害对苜蓿叶片营养元素、饲喂价值的影响大于其对茎秆、地上部全株相应指标的影响,尤其以病虫复合发生情况下,影响更为显著。与对照相比,病害处理显著降低了苜蓿叶片钙和硫含量,显著增加叶片钾含量(P<0.05);与药剂保护处理相比,病原菌、蚜虫及病虫复合发生苜蓿叶片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病虫复合发生处理较对照具有更高的单糖含量,较病原菌单独处理,苜蓿叶片乙酸和乳酸的含量降低(P<0.05)。本研究为紫花苜蓿春季黑茎病和豌豆蚜损失评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后续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