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硅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结苞危害的抑制作用及对水稻产量影响

2025-07-07 40 0.65M 0

  摘要:【目的】探究田间施硅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幼虫结苞危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品种和施硅水平双因素田间小区试验,品种为易感虫的台中1号(Taichung Native 1,TN1)和抗虫的中浙优8号(Zhongzheyou 8,ZY8),施硅水平为0、150、300和600 kg SiO2/hm2,测定稻纵卷叶螟幼虫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结苞为害特征、孕穗期剑叶性状以及水稻产量相关指标。【结果】水稻成熟后土壤硅含量在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910),但与不施硅对照相比,300和600 kg SiO2/hm2水平下土壤硅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33.4%和182.4%(TN1,P≤0.030),以及154.9%和303.8%(ZY8,P≤0.005)。分蘖期水稻上稻纵卷叶螟叶苞的叶位和叶面分布特征在施硅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施硅显著增大叶片正面结苞的频率(P<0.001)和叶苞丝束数量(P=0.020),分蘖期中浙优8号水稻上稻纵卷叶螟在叶片正面结苞的频率高于台中1号;不同施硅水平和品种下叶苞中的稻纵卷叶螟取食率和蛹重没有显著差异(P≥0.120)。孕穗期水稻上稻纵卷叶螟叶苞特征没有差异,但600kg SiO2/hm2水平硅处理显著降低幼虫取食率(P<0.001)、增加叶苞中丝束数量(P=0.002);剑叶理化性状受施硅影响,施硅显著降低剑叶的比叶面积、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硅含量(P≤0.002)。此外,产量性状也与施硅有关,施硅显著增加中浙优8号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P≤0.016)。不同施硅水平下,150 kg SiO2/hm2的理论收益最大。【结论】施硅能够改善水稻叶片的理化性质,增强叶片的韧性和光合作用,增强水稻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结苞为害的抵抗性和耐受性,并增加水稻理论产量,推荐田间施硅150 kg SiO2/hm2以获取较高收益。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