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释放高剂量合成性信息素对棉铃虫求偶、交配和产卵的影响

2025-07-11 30 1.79M 0

  摘要:[目的]为了开发高效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交配干扰技术,探索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的棉铃虫求偶、交配行为和产卵量、卵孵化率的变化。[方法]在实验室风洞中,设置主动型喷射释放器,定时释放高剂量性信息素,设置棉铃虫全组分(Z11-16:Ald:Z9-16:Ald 10:1)以及单组分Z11-16:Ald,Z11-16:OH和Z9-16:Ald共4种处理,其中棉铃虫全组分设置间隔20,10和5 min喷射1次处理,3个单组分喷射间隔时间为5 min,性信息素喷射处理总时长为12 h(从16:00时至次日5:00时)观察和比较棉铃虫雌蛾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及其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在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棉铃虫雌蛾的求偶起始时间在日龄和昼夜节律上都推迟,雌蛾求偶的百分比下降,求偶的持续时间在5日龄有差异,但起始时间则是1日龄有差异。无性信息素的对照组平均交配率高达84.0%d±5.1%,而在性信息素全组分环境下,处理组交配率为5.0%~17.5%。交配的起始日龄也延后1.5~2个日龄。单组分性信息素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交配率高达88.0%±3.7%,而单组分Z11-16:Ald和Z11-16:OH对交配率影响较大,分别只有14.0%±4.0%和14.0%±2.4%,Z9-16:Ald对交配率的抑制作用较小,交配率为73.3%±3.3%。Z11-16:Ald引起交配的起始日龄延后1.5个日龄,Z11-16:OH和Z9-16:Ald对交配起始日龄的作用不明显。全组分和单组分性信息素均显著抑制了雌蛾的交配次数(减少1.3~1.5次)。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下,雌蛾的产卵时间明显延后2日,已交配的雌蛾平均产卵量也下降,但卵孵化率没有差异。[结论]高剂量性信息素环境明显抑制了雌蛾的求偶和交配行为,进一步证实了棉铃虫雌蛾对性信息素的自检能力。性信息素通过抑制雌蛾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延后了雌蛾交配和产卵日龄,导致产卵量和孵化率下降。主动喷射释放器释放的合成性信息素气味不仅阻止雄蛾搜索雌蛾的定向行为反应,同时也影响了雌蛾的求偶,以及抑制和延后了与雄蛾的交配,导致产卵量下降。因此,在田间使用时可能有更高的防效。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