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恢复效果分析

2025-05-15 270 0.93M 0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恢复是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基于宜昌市2012—202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指数、类型矩阵和动态度指数方法,评估生态恢复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生态恢复工程的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宜昌市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林地面积从占总面积的38.72%增加到40.35%,水域面积也有所增加;生态恢复导致耕地面积减少1.88%,草地面积减少0.21%,未利用地面积减少0.28%,得到有效开发。此外,生态恢复的空间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秭归县、兴山县、五峰县和长阳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较高,而夷陵区、猇亭区和西陵区的变化动态度较低。基于此,提出了持续推进生态恢复工程、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加强水域管理和保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加强生态恢复效果监测的建议。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土地利用变化强度

  2.2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

  2.3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3.2 对策建议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