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关乎北方超1亿人口的供水保障。尽管库区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但汛期面源污染引发的“旱季蓄积、雨季释放”现象已成为制约水质持续改善的关键瓶颈。本研究以2023年十堰市丹江口库区14个水质断面为对象,系统量化了降水对CODMn、NH3-N、TP污染强度的影响机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模型,揭示了以下创新性结论:①污染物浓度峰值滞后降雨1~2 d,短时强降雨对氮磷负荷的冲刷效应具有快速累积性;②降水量与CODMn、NH3-N、TP、NTU均呈强正相关(r>0.65)和高度显著性(P<0.01),TP敏感性最高;③TP与NH3-N对降水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污染物,且二者呈现强共线性(r=0.90),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驱动因素;④极端降雨(>40 mm)导致水质数据离散度增加2~3倍,凸显非线性污染输入特征。本研究提出基于污染滞后响应的动态预警阈值,为库区汛期面源污染精准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目录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监测方法
1.3 评价方法
1.3.1 污染强度核算
1.3.2 降水与污染因子相关性
1.3.3 线性回归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水情况
2.2 监测结果分析
2.2.1 总体评价
2.2.2 降水期间超标情况统计
2.3 污染强度分析
2.4 降水对河流水质污染影响分析
2.4.1 时序序列分析
2.4.2 降水与CODMn、NH3-N、TP、NTU相关性分析
2.4.3 线性回归预测
2.4.4 不同降水区间对水质污染影响分析
3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