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明确硅提高燕麦抗秆锈病的生理机制,以易感秆锈病的燕麦品种“坝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技术,分别设置不施硅不接种秆锈菌(CK)、施硅不接种秆锈菌(+Si-P)、不施硅接种秆锈菌(-Si+P)、施硅接种秆锈菌(+Si+P)4个处理,分析了施用1.5 mmol·L-1硅对燕麦叶片发病进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硅处理有效延缓了燕麦秆锈病的发病进程,且发病症状明显减轻;(2)秆锈病菌侵染导致燕麦叶片生长素、脱落酸和茉莉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接种后第3天达到峰值,水杨酸含量持续升高,施硅可显著提高叶片生长素、脱落酸、水杨酸及茉莉酸含量;(3)接种秆锈病菌后,燕麦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规律,施硅处理下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提升,淀粉含量显著降低;(4)接种秆锈病菌后,燕麦叶片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酸性转化酶和淀粉水解酶活性均呈“降-升-降”的变化规律,施硅处理下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淀粉水解酶活性显著提升,酸性转化酶活性显著降低。综上,秆锈病菌侵染下施硅显著提高了燕麦叶片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和内源激素合成水平,从而有效提高了燕麦抗秆锈病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燕麦秆锈病新型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菌种
1.2 燕麦的种植与管理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对燕麦秆锈病抗性的影响
2.2 施硅对感病燕麦叶片非结构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2.2.1 对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2.2.2 对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的影响
2.2.3 对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2.2.4 对酸性转化酶和淀粉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2.3 施硅对感病燕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4 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硅对感病燕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3.2 硅对感病燕麦叶片非结构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