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储量的关键因素,探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动态变化对保持区域碳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碳储量也相应发生变化。本研究基于PLUS-InVEST模型,评估并预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2年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始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总占比高达95%。近二十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是2000年的1.4倍和7.9倍;草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了3 310 km2和3 380 km2;林地面积略微增加;水域面积基本不变;(2)2000—202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碳储量先快速上升后略微下降,累计增加1.65×10~7 t;北疆地区碳储量分布呈现“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南疆地区呈现出“高值区和低值区交错分布”的格局;天山北坡和阿克苏地区是固碳效益变化的敏感区域。(3)各地类变化受自然、社会经济和交通区位因素综合影响,影响程度各异。在自然发展的未来情景中,碳储量预计将呈现下降趋势,而在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情景下,碳储量则有望实现增长。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