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深化周边友好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具有丰富的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睦邻友好传统、和平共处原则、区域一体化建设,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古今一脉相承的理念、共识和愿景。从理论逻辑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使命、全球化区域化的转型重构、周边战略博弈的严峻态势,突出了周边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局中的优先作用和核心位置。从实践逻辑来看,设施互联、经贸互通、安全互信等方面的丰富合作成果,彰显了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现实成效。从情感逻辑来看,长期人文交流、文化合作、文明互鉴形成的共同记忆、共识身份、共享情感,铸就了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深情厚意。四重逻辑科学揭示了周边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建设”“为什么能建成”以及“为什么是重点、首要、关键”的预设前提。在四重逻辑的共同作用下,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理论应然、实践实然、情感使然更加清晰,意义和价值更加重要,必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文章目录
一、历史逻辑: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传统友好关系的时代升华
(一)睦邻友好传统奠定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渊源
(二)和平共处原则彰显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共识
(三)区域一体化夯实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制度平台
二、理论逻辑: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加强区域合作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变局的中国睦邻之道
(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契合区域化趋势增强的现实
(三)构建周边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第一步
三、实践逻辑: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
(一)设施联通: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血脉经络
(二)经贸合作: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利益基础
(三)政治互信: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安全保障
四、情感逻辑: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拥有坚实的心灵契约
(一)文化传统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基础
(二)身份认同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标识
(三)人文交流是实现情感共享和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