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辅助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白内障的疗效

2025-04-08 100 0.45M 0

  摘要: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辅助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24年1月入院就诊的146例(146眼)PDR伴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接受玻璃体切割配合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2组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灰度值、散光度、黄斑中心区厚度、血清相关指标[血清簇分化抗原6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64)、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DCN)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均较高(P<0.05),视野灰度值、散光度和黄斑中心区厚度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CD64和DCN水平均较低(P<0.05),PEDF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用于辅助治疗PDR伴白内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血清中疾病相关因子水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文章目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最佳矫正视力、视野灰度值和散光度

  2.2.2 黄斑中心区厚度

  2.2.3 血清相关指标

  2.2.4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组最佳矫正视力的比较

  3.2 2组视野灰度值的比较

  3.3 2组散光度的比较

  3.4 2组黄斑中心区厚度的比较

  3.5 2组血清CD64、DCN和PEDF水平的比较

  3.6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4 讨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