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透水面扩张加剧热岛效应,水体能缓解热岛效应,揭示二者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相互作用规律,有助于优化城市水域生态功能区布局,最大限度发挥水体的热缓释作用。以郑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提取地表专题信息(不透水面、水体、植被、地表温度),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定量计算水体热缓释强度,采用Fragstats软件计算不透水面景观格局指数,结合相关性分析揭示不透水面景观格局对水体热缓释作用影响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1)郑州市主城区1环内地表平均温度高于4环外2.66℃,城市热岛效应显著。(2)随着空间尺度增大,不透水面景观斑块的连通性下降、景观多样性提高,在两者叠加作用下,不透水面对地表的升温贡献率降低,基础LST逐渐降低,水体热缓释作用减弱。(3)城市水域生态功能区在2环内的降温效果最优,10%比例的水体在2环内可实现降温2.36℃左右。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尽可能挖掘2环内老城区开敞空间布局城市水域生态功能区,以自然方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