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大小:4.24M
摘要:2023年4月11—13日,安徽省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污染过程,PM10最大浓度达到1508μg·m-3.基于主要污染物PM10的逐小时浓度数据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及ERA5气象再分析数据,分别选取安徽省淮北、蚌埠、合肥、池州、黄山的空气质量监测站,借助Meteoinfo后向轨迹分析、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方法分析此次强沙尘污染的传输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沙尘传输过程对安徽省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皖北区域受沙源地的直接影响更为显著,污染程度高.影响皖南区域的气流则较多的经过渤海和黄海区域,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其中黄山同时受周边山地阻挡作用的影响,污染程度最低.蒙古国南部及其我国北部区域3月份的异常干旱及4月10日蒙古国西侧高压中心移动带来的强劲大风是发生此次强沙尘的主要原因.结合后向轨迹及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发现在4月9日和10日蒙古国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区域先后出现的多个沙尘中心是此次沙尘污染的主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