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档首页 文档分类 切换分类

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子洲黄芪”根部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通路分析

2025-04-17 17:4140下载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1.48M

  摘要:“子洲黄芪”,以卓越品质位居“十大秦药”之首,其有效成分及合成途径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运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子洲黄芪”根的木质部(M)和根皮(R)进行广靶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研究发现,根木质部和根皮共含有1 017种代谢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188种;差异代谢物共计48种,黄酮类占8种。此外,根木质部与根皮间有2 044个差异表达基因,在18条KEGG代谢通路中显著富集,其中3条通路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相关。通过RT-qPCR验证分析,确定了芒柄花黄素和毛蕊异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分别是Am05G025100和Am06G012980。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和转录组,深入探讨了“子洲黄芪”根木质部与根皮的差异代谢物,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代谢途径,为黄芪黄酮化合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子洲黄芪”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文章目录

  1结果与分析

  1.1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的广靶代谢组学分析

  1.1.1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代谢组数据质量评估

  1.1.2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整体代谢成分分析

  1.1.3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差异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1.1.4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显著差异代谢物分析

  1.2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转录组数据分析

  1.2.1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的质量评估

  1.2.2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DEGs的分析

  1.2.3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DEGs的KEGG注释分析

  1.3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的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2讨论

  3材料与方法

  3.1试验材料

  3.2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的广靶代谢组测定及数据处理

  3.3黄芪根木质部和根皮的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处理

  3.4反转录与荧光定量qRT-PCR



登录 后下载文档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