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迁移性,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围绕水体中PFASs的去除技术已开展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其中,有机框架材料因其在PFASs去除中所展现出高容量、高选择性、多机制协同及环境适应性等特征被广泛关注。然而,相较于物化吸附、化学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去除技术,基于有机框架去除PFASs的研究程度有限,且现有研究主要专注于单一材料的研发与室内实验,缺乏系统性评估。因此,详细综述了有机框架材料在PFASs的去除潜力,系统总结了3种主流有机框架材料(MOFs、COFs和HOFs)的性能特点、改性增效方式与去除机制;着重讨论了有机框架材料对特征PFASs去除的吸附和催化降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了该类型材料的应用潜力与技术瓶颈;并从材料创新复合结构设计、绿色再生工艺和AI驱动优化筛选等方面展望了未来有机框架材料在去除水体中PFASs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可为推动有机框架材料从高效吸附到资源化降解的全链条技术革新提供参考。
文章目录
1 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与功能化策略
1.1 材料类型性能与特点
1.2 功能化增效机制
1.2.1 疏水/静电协同作用
1.2.2 尺寸筛分效应
1.2.3 π—π堆积及氟-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1.2.4 机器学习辅助孔径设计
2 有机框架材料去除PFASs的作用机制
2.1 吸附
2.1.1 吸附能力
2.1.2 吸附机制
2.1.3 解吸与再生
2.2 催化降解
2.2.1 催化氧化降解能效
2.2.2 催化氧化降解机制
2.2.3 催化降解稳定性
2.3 影响因素
2.3.1 pH
2.3.2 无机离子
2.3.3 溶解性有机质
3 实际应用性能与挑战
3.1 环境风险与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