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洞庭湖圩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人口聚居区,长期以来在维持区域水文平衡、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物多样性、调节地方气候等方面发挥着基础而关键作用。基于“要素识别-险域聚变-驱动响应”框架分析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韧性空间演变特征与驱动响应机制,并提出景观生态韧性提升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土地结构的持续变化中,耕地面积骤减与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是主要驱动因素。前者直接削弱了圩垸地区物质循环与生态缓冲能力,后者加剧景观破碎化;同时,湿地-水体转换及未利用地无序扩张进一步降低了生态冗余,多类用地转化的协同作用导致景观生态韧性阈值突破风险显著增加。2)景观生态韧性评估结果显示,洞庭湖圩垸景观呈现“高值聚集-低值连片-中值散点”的空间分异特征,且韧性临界区从洞庭湖核心水域向边缘地带逐年扩散。3)韧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DVI和地表温度对景观生态韧性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与地理探测结果吻合;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密度呈现唯一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