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无人化”生产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审思

2025-07-09 30 0.98M 0

  摘要:人工智能深刻地变革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无人化”生产中工人的相对减少与价值量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事实上,人工智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无人化”生产虽然重塑了劳动形态,但是并未使人类劳动彻底“离场”,人工智能无法从根本上取代人类,人类劳动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无人化”生产所昭示出的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光明前景。

  文章目录

  一、从机器大工业到人工智能:劳动过程要素的变革与重构

  (一)劳动概念的新扩展

  (二)劳动资料的新变化

  (三)劳动对象的新特性

  二、挑战与回应:“无人化”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分析

  (一)财富增加与价值创造之辨析

  (二)“无人化”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

  (三)“无人化”生产的价值转形过程

  三、现实关照与发展前景:以“无人化”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克服智能机器排挤工人的“技术异化”

  (二)确证人对人工智能的主体地位

  (三)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

  四、结语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