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洪涝管理方法多依赖工程措施,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灾害情境,亟需引入系统性评估框架以提升城市应对能力。构建抵抗、经济恢复与功能恢复三阶段评估体系,提出地理信息系统-贝叶斯网络(GIS-BN)耦合模型,通过条件概率计算与Birnbaum重要性测度(BI)量化关键因素贡献度,进而解析洪涝韧性驱动机制。以大湾区城市群案例进行城市洪涝韧性关键因素识别,研究发现:洪水管理(FM)和淹没风险(IR)为两个核心驱动因素;肇庆是城市洪涝抵抗力突出的城市,广州和深圳具有较强的经济恢复能力,同时广州的功能恢复能力优势明显;此外,城市洪涝韧性在大湾区城市群呈现周边高中心低的空间异质化的特征。这些发现为城市洪涝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数据与方法
2.1 洪涝韧性指标体系构建
2.2 构建贝叶斯网络
2.2.1 构建DAG
2.2.2 计算CPTs
2.2.3 敏感性分析
2.3 城市洪涝韧性评价
3 结果与讨论
3.1 主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3.2 关键因素识别
3.3 敏感性分析
3.4 城市洪涝韧性评价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