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质高背景区土壤-水稻系统Cd-Se迁移累积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2025-07-03 20 2.38M 0

  摘要:广西作为典型的地质高背景地区,受长期矿业活动的影响,土壤镉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此外,在地质高背景地区,镉-硒伴生现象较为普遍,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土壤污染程度,还对粮食安全和土壤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为探究广西岩溶地质高背景地区土壤-水稻系统中镉污染的特征、生物有效性和镉与硒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集了40套土壤-水稻样品,分析了镉和硒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风险评价指数等方法,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镉和硒的富集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d和Se含量均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并且越靠近矿区,表层土壤中的Cd和Se含量越高.在水稻植株中,根部的Cd和Se含量最高,而籽实中的含量相对较低.表层土壤中Cd的地累积指数以中-强污染等级为主,Cd的风险评价指数分布范围为5.56%~60.56%,平均值为37.99%,并且随着pH升高逐渐减小,其主要赋存形态为铁锰结合态;表层土壤中Se的地累积指数处于无富集到中度富集状态,主要赋存形态为强有机结合态.水稻不同组织对Cd和Se的生物富集系数最大部位均为根部,且研究区水稻各部位Cd的生物富集系数均高于Se,说明研究区Cd从土壤向水稻的迁移能力显著强于Se.此外,pH是影响研究区土壤Cd和Se富集与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对该地区土壤进行研究时,应充分考虑pH的影响.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2024057410号-1